首页

>>

文化交流

“纯手工”不是好紫砂作品的最高境界!

发布日期:2020-07-03 17:02:26
  “纯手工”制作的紫砂壶绝对出不来精品!
  
  前 不久,有壶友在某电视台的一期颇具收视率的节目中高呼:现在“丁山能找到的好壶越来越少了”,因为“纯手工”的壶越来越少了。此语一出,立即在紫砂界引起 强烈反响。究竟什么是“纯手工”?使用了模具是不是就意味着开动了“复印机”?一把好壶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对于由此引出的一系列问题,专家学者、壶友藏 家、紫砂工艺师、紫砂经营者等展开了深入而激烈的探讨。               其实 “纯手工”的概念是某些人的重在炒作和个人作秀!
  
  现在市场上极力炒作的紫砂“纯手工”制作,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不借助任何模具,完全靠手工来完成的一种制作过程。
  
  但是说到紫砂的制作,就不能不了解紫砂独有的制作工艺。中国艺术研究院紫砂艺术教授堵江华介绍说,现在一般对所谓的“手工壶”和“模子壶”,其区别主要在 于前者是壶体由泥条拍打或泥片镶接后直接成型;后者是用泥条拍打或泥片镶接再用预先制作的石膏模子准型后成壶体的。所谓“模子壶”实际也是要完全用手工完 成。两者比较,制作过程中有部分区别,但制作方法及制作过程的略微差异和最终作品的优劣没有必然的联系。
  
  他说,用泥条拍打或泥片镶接是紫砂器自身独有的成型方式,由明朝从供春到时大彬期间的紫砂艺术家不断摸索、总结到成熟后就一直延续至今。新中国成立后 政府成立了紫砂厂,随着社会和市场的发展,在厂领导和以顾景舟大师为代表的艺术、技术人员共同努力下,借鉴一些其他陶瓷行业的成型方法,总结出了用石膏模 具搪坯整形的壶体成型方法,以使壶体造型更周正,更利于达到理想的形体设计。应该说这也是紫砂成型方式的补充和完善,也是紫砂生产发展中的一种进 步。
  
  对此,资深藏家“北京老壶”宋双才表示,“有关市场对所谓‘纯手工’的炒作,我在2003年就曾经写过一篇‘博文’——《狗年一声吼,枪毙‘纯手 工’》。其实,我‘枪毙’的是‘纯手工’这个词。因为按照科学的讲法,所谓‘纯手工’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而已。甚至有人教条地说,‘我们的壶都是用手 做的,怎么能说我不是用的‘纯手工’呢?’所以‘纯手工’这个定义,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表示,作为一个紫砂壶来说,所谓“纯手工”制作和局部借助模具制作的壶,二者只是手工技艺难度大小的问题。但是对饮茶生活 来说,没有质的区别。人们在紫砂的发展中,在饮茶文化的需求中,还需要丰富多彩的造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能以“只有‘纯手工’的才是最好的”这一个标 准来衡量。
  
  他介绍说,有些造型用纯手工,不借助一点模具,是无法规范、无法制作的。历史上很多名家,包括顾景舟大师制作的很多紫砂壶造型,比如他与高庄先生合作 设计的“提壁壶”,在肩部和底部就是使用了模具的。而张守智本人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合作的“曲壶”,如果不借助模具,也根本制作不了。所以完全强调 “纯手工”,就限制了紫砂造型的丰富多彩;完全强调“纯手工”是有局限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