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交流

歙砚探微(三)

发布日期:2020-07-07 14:38:10

  龙尾歙砚砚石折光缘于绢云母具丝绢光泽;其耐磨及发墨缘于绢云母的抗磨性和耐磨性好,以及它的耐热绝缘性,绢云母呈片状结构,就象小刀子,微观上对处在运动过程中的墨块进行物理切削;其发墨缘于绢云母具有粘土矿物的某些特性,即在水介质及有机溶剂中分散悬浮性好,色白粒细,有粘性等因素。

  绢云母的颗粒大小、排列紧密程度、杂质含量等,决定了石头的细腻程度,粗与细等等,故龙尾歙砚有所谓的“唯绢云母论”之说。

  其实,从物理上讲研墨就是墨块与砚石的磨擦,发墨的粗细与否取决于双方的质量,当然主要取决于砚,砚石微观上颗粒细密均匀其发墨则细密均匀。

  水在研磨的过程中既扮演“介质”的角色,墨汁其实就是碳的微小颗粒与胶、水当然还有少量的石头粉等的混合乳剂。

  墨的微小颗粒再细密也要水去泡开,这就是为何研完墨后等一段时间墨就有点发稠,这个过程称之为“发墨”, 故发墨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砚石不渗水,二是需要时间,砚越细密,磨下的墨粒越小,需要泡开的时间就越少,反之墨粒越粗需要泡开的时间越多,这就不难理解细 密的砚台研磨时间长,但发墨时间短,磨好一会儿就可以用了,粗石研磨需要时间短,但发墨的时间要长些,所谓墨磨人也。

  至于砚与墨的吸力也只是一种物理现象,即砚面与墨面之间没有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墨与砚之间就会相吸,吸引力源自大气压。这个墨与砚的吸力也取决与两个条件,一是砚比较细腻,二是墨块没有气孔,千窗百孔的墨面,不会相吸的,所以好墨即使在稍粗点的砚台比如宋坑也会相吸的。

  所谓残墨“荡之即去”其实就是磨墨时刚磨下的墨泥是贴在砚表面,细腻的砚当然要比粗躁的砚容易洗干净。

  有人云“墨新开磨时,发墨并不快;随后就越来越快”那是因为墨块被水泡后表面变软的缘故。

  龙尾砚石绢云母含量高,表面具有丝绢光泽,质地润滑,龙尾砚不损笔益笔毫的奥妙就在这里。砚石适宜墨锭的研磨均因绢云母的抗磨耐磨以及它的耐热性。龙尾砚发墨的奥妙除了绢云母因素外还在于砚中含粉砂及微粒石英,呈菱角状,起着金刚砂的作用,故此达到发墨的优质效果。

  古人仅仅使用“发墨” 一词值得后人去深入的探微。明白了“发墨”的要义,对于选砚用砚、选墨用墨就不必有太多的神秘感了。发墨是磨出高质量的烟料颗粒细腻的墨汁来.发墨之" 发"字,有生发之意,发墨,产生墨液的能力。砚台能够产生的墨液,是通过水为介质,通过与墨块摩擦、搅拌、混合产生一种黑色的乳浊液,砚与墨以水为介质经 过研磨,产生“墨汁”。

  歙砚精品网 www.sheyan.org.cn

  欢迎致电咨询 010-6331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