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歙砚协会

你对歙砚的卵石是怎么看的?它是否最精华?

发布日期:2020-07-07 14:49:15

  自然界中的岩石因地壳运动,岩石风化或崩塌,以及其它外力作用下,在河流中被河水长期浸润、冲刷,又在砂石间反复翻滚、摩擦、搬运等,最终形成一枚枚晶莹剔透、颜色丰富、光滑少棱的卵石。

  河流流经不同的地质构造,山体上不同的岩石,也就产生了众多不同成份的卵石。歙砚 中的“子石”也称“仔石”、“仔料”,是古时候的砚石因各种原因脱离砚坑进入溪水中,从而形成特有表皮的一种卵石。还有一种情况是:砚石脱离砚坑后被埋入山脚下的泥土里或河床淤泥中,经地下水与泥土的长期浸润,在砚石表面形成艳丽的石皮,虽然卵化程度不高,但也应纳入子石范围。作为歙砚精华与代表的龙尾石,其产地在江西婺源龙尾山,龙尾山西北面有武溪、西南面有芙蓉溪,两溪沿岸集中了唐宋以来所开采的优质砚石坑口,如此条件便孕育出芙蓉溪子石与武溪子石。溪载卵石、石以溪名,当然,双溪交汇成为同一条河流后,并不影响其称谓,而芙蓉溪子石的影响力更大,开采的力度更强。

  泰戈尔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这首富有哲理的小诗一语道破了歙砚子石形成的奥秘。一块普通的卵石就足以在世界上炫耀它“臻于完美”,那么已有“万石君”美誉的砚石所形成的卵石,究竟有着怎样动人心魄的品质及曲折的来历呢?

  对于子石来说,“水的载歌载舞”何其神奇与美妙:逝者如斯、一舞千年,令其形成了外在的岁月包浆,催生了内在的品质优化。从外表上看,卵化的砚石造型更饱满、圆润;在卵化的长期过程中,既有水与泥土对砚石的长期浸润,也有砚石本身所含矿物质比如氧化铁等对砚石自身的浸润,慢慢地在砚石表面自然染色、沁色及结晶着,进而形成五彩斑斓、具有珍珠般光泽的石皮,有的达到珠皮的层次,从而令颜色更丰富。从内部品质观察,磨开石皮后可见砚石部分或全部呈半透明状,并有较好的折光,质如碧玉、神现通灵。这是因为歙砚石属于变质岩,未变质之前是一种水成岩,在特定环境下再次微妙变质所致,从而更细润、更易发墨。因此,优质子石无论外观与品质都比古时候同期开采的砚石更优秀,又因为被卵化的是古时候开采的砚石,所以优质子石比后期开采的砚石更优秀。

  与其它种类优质的砚石相比较,歙砚的石质因其“坚润”而独领风骚,而子石除了继承“坚润”的优秀品质外,又有了“柔润”的一面,达到刚柔相济的完美境界。其得天独厚的优异石质、完美的使用功效,屡屡在与其它优质砚石的直接对比中胜出,成为现代砚石中最高品质的代表。

  因此,砚石自身品质的优劣,入水时间的长短,砚石表面的自然染色、沁色及结晶程度,至于砚石卵化程度以及敲打之下所发出的声音,因个体之间所处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些都决定了歙砚子石品质的优劣。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子石具备了所有优质砚石的美好品质,因其来之不易而弥足珍贵,用去粗存精来比喻子石的形成过程非常恰当。

  古时候的砚石脱离砚坑进入山脚下的泥土或溪流中的主要途径有:山石自然崩塌,古人在采石的过程中砚石自然滚落,以及古人开采出砚石后,或因砚石不符合要求,或因古人采石、制砚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与废料而有意丢弃等。

  我们知道,能达到砚石标准的岩石一般不会出现在地表,而是处于山体深处的岩心层,唐宋以来开采的歙砚名坑,更是“如玉在璞”、“如根植土中”。当人们未寻找到砚坑并进行开采前,砚石脱离砚坑并进入山脚下的泥土或溪流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也不能绝对排除。而人们开采砚坑的行为使砚石被河流卵化的机遇大增,这是歙砚子石的原材料来源之一。

  形成子石的原材料来源之二为古人采石、制砚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与废料。自唐开元年间开发龙尾石后,至南唐时歙砚成为贡品,由砚务官监督采石与制砚,南唐后,龙尾石也以官方开采为主。作为贡品的“官砚”,符合要求的被官府征走,余者强令抛弃。清•程瑶田《纪砚》记载:“乾隆丁酉夏五月,余从京师归于歙,时方采龙尾石琢砚,以供方物之贡。其石不中绳矩者,砚工自琢之,以售于人。”这段话证明了直到清乾隆丁酉(1777)年才允许砚工将“不中绳矩者”留存加工。为什么必须“中绳矩”呢?这是因为贡砚有着严格的比例与尺寸,各个朝代都有经典砚式,以规矩造型为主,比如唐砚多箕形,宋砚多抄手式,明清两代有玉堂式、大冠式等。这就要求砚石必须中规中矩,在这样高标准要求下,开采与制砚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边角料,而有瑕疵的砚石因裁取不了“中绳矩”的样式,在制砚前被整块抛弃。

  形成子石的原材料来源之三为石质不纯净者,“中绳矩”也包括对石质方面的高要求,不纯净者难逃抛弃的命运,有意思的是,眉纹石曾成为“不中绳矩者”。由于审美观念的不同,宋以前以石质纯净为上,制作砚台时一般刻意避免眉纹出现在砚堂中或重要部位,估计是因为条状的眉纹出现在砚堂中影响美感,或因有些眉纹的硬度略高于周围的石质而影响磨墨。在开采砚石时,眉纹石品往往被视为优质砚材的指示性标志,将带有眉纹的石层剥除后才截取余下的石层。甚至在砚材开采出来以后,还会进一步剥除带有眉纹的石层以求石质绝对“纯净”。这样的采石、制砚方法使眉纹石层被弃用,这也是芙蓉溪中有数量颇多的眉纹子石的主要原因。但到了宋朝,人们的审美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明媚多姿的眉纹石品得到极大的认可,从此,眉纹石成为最优质的歙砚石之一,眉纹石品也成为歙砚的标志性石品。

  知道了原材料的主要来源,结合歙砚的开采、制作历史,针对具体子石的一些细节,据此推断出此子石形成的时间上限与下限,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也会掀起歙砚学术研究新的热潮。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一块砚石从脱离砚坑到形成子石这一过程,理论上的时间上限为一千多年前,也就是唐开元期间;清乾隆丁酉年(1777)之后不再抛弃“不中绳矩”的砚石,其后砚坑被埋没,直到20世纪60年代龙尾石才重新大规模开采,加上子石的形成周期长这一重要因素,因此1777年似可作为子石形成年代的理论下限。但事物在发展,人们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所谓上限、下限也仅仅是理论上而已。

  子石刚开始摆在众多雕刻者面前时还没引起大家的注意与认可,当时人们的思维还只停留在剥毛坯、整坯的固定思维中,因其费事而不被大多人喜爱。又因其个体偏小,且相对于砚坑中开采出来的石头在制作前较难发现隐藏在石皮下的瑕疵,无形中又被视为难以设计的砚石。许多子石偏于木声,与歙砚“金声”的传统表现相左,故在当时被认为是次品。甚至在1998年以前,还出现过砚农将子石藏于其它砚石中便宜卖掉的情况,而这样的行为往往被斥为以次充好,许多雕刻者点名不要河滩里的卵石。

  然而,随着一批批优质子石特别是芙蓉溪眉纹子石的面世,子石古朴的造型、斑斓的色彩、卓绝的石质,最终引起歙砚界有识之士的重视,由此带来了歙砚制作技艺一系列的重大改变:子石外形千变万化、大小不一,又不能随意破坏其完整性,于是精心设计、量身定制成为必然,随形砚的设计水平随之更上层楼。有些子石的瑕疵与优点一样突出,即需要掩疵显美令瑕疵变成神来之笔,更需要对金星、金晕、眉纹等石品进行巧妙利用后赋予其全新的形象及寓义,由此促进了歙砚雕刻题材的创新。子石色彩斑斓、石质细嫩,因此需要在雕刻的过程中更注重挖掘砚石本身具有的气韵,尽量保留它原有的美,使得巧色、薄意等表现手法日益成熟。在保持歙砚原有简洁明快风格的前提下,又在浑如璞玉般的子石背面精雕细琢,令人耳目一新,极富视觉冲击力,歙砚雕刻的艺术风格更多样化。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自然天成的子石经漫长岁月的洗礼,隐藏“千年”的宝藏一旦打开,立即为屡经重大打击、优质资源日益枯竭的歙砚注入了勃勃生机。赋佳石以良工,名贵的子石极大地激发了雕刻者的创作欲望与热情,众多意境高古、品味出众的歙砚子石作品的面世,引导着雕刻者自觉地去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在诗、书、画、印、刻之间辛勤耕耘着,进而完善子石的创作手法及技巧,将歙砚制作技艺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因此,在这不到二十年时间内,子石的开发、利用及其后来产生的深刻影响,堪称歙砚史上“奇峰突起”的时代。